新华社太原8月18日电(记者樊欣阳、张哲)从凌晨到深夜,急诊科从不“打烊”。无论是深夜的急救,还是清晨的查房,每一刻的坚守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承诺。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记者用镜头记录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白求恩医院(同济山西医院)急诊科24小时的工作状态。 17点 下午5点是许多人准备下班的时间,但对于急诊科来说,真正的繁忙时段才刚刚开始。此时的急诊室外,病患已经开始依次排队,急诊医生快速而有序地应对每一位“危、急”病人,用专业和奉献守护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 18点 早上8点和晚上6点,是急诊交接班时间。每轮急诊医生需要值班12小时左右,早上8点到中午时段通常有一拨新的病人,午后的急诊稍显安静,晚上6点开始,急诊进入忙碌时段。 19点 晚上7点,护士长组织新到岗的护士和实习护士在会议室进行急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操方面的训练,其中一位护士正在汇报自己的题目。 20点 在急诊医生的嘱托下,护士与病患家属一起,陪同病患去做脑部CT。在急诊,所有的检查、仪器和设备都是全时在线,时刻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21点 与其他科室定点整理病例不同,在急诊,医生会随时整理病例,及时将病例回收至病案科。病历回收对保护病人隐私、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性以及协助医学研究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点 晚上10点,护士第一时间为进入到急诊抢救室的病人建立静脉通路。 23点 晚上11点,一位88岁的老人在急诊抢救室内突发肾衰竭,急诊医生为他做股静脉穿刺术,在床旁进行血滤。 0点 深夜的急诊室病房和医院其他科室的病房不同,随时都可能涌入新的病患,已有病患也有可能出现新的突发状况。凌晨时分,与其他病房的宁静相比,急诊医生、护士和病患家属在病房依旧忙碌着。 1点 凌晨1点,一位急诊病房的老人被检查出颅内感染,急诊的医生呼叫了神经内科的值班医生前来会诊。按照规定,通常情况下病人在急诊不能停留超过24小时,因而急诊医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为病人寻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案。随时呼叫医院各科室的医生前来协助诊治,为的就是方便病人后续归科住院。 2点 凌晨时段是急诊外科抢救室的忙碌时段。因车祸等突发情况受伤的病人被送往急诊。在运送完一位车祸受伤的患者后,120救护车团队正在清理救护车上的血渍。 3-4点 深夜的急诊难得安静。在急诊大厅一隅,放着几辆随时待命的担架车。“我们肯定是希望病人少一点,最好用不到这些担架车。”一位急诊医生说。 5点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急诊回归了一些宁静,急诊值班医生终于有空去休息室内躺一会儿,准备迎接早晨的交接班和查房。 6点 早上6点,上夜班的急诊医生终于有了吃点东西补充体力的机会,值班医生正在把早餐煎饼送到休息室,并在微信群里通知其他医生和护士抽空来吃。 7点 早上7点,许多人刚刚起床准备出门工作,而急诊医生早已待命多时,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状况。急诊病房里的仪器此时正全面待机,随时准备为新的病患提供服务。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集中了各种抢救设备,在一个病房内便可以找到转运呼吸机、萨博复苏仪、心电图机等。急诊医生们不仅需要迅速反应,还要熟练操作这些设备,力求在第一时间对病人进行有效抢救。 8点 早上8点,上夜班的急诊医生开始与白班医生交接,从分诊台、护士再到医生轮流介绍病房现有病人情况。始于交接但又不止于交接,急诊主任通常还会在交接会上跟大家讨论病人的情况以及后续处理办法。 9点 交接完基本情况,两班医生会来到急诊抢救室病房里,对病人的各项数据进一步确认和讨论,完成昼夜之间的最终交接。 10点 在急诊留观室内的病人是整个急诊病房里情况相对轻微的一群人,和其他急诊病患相比,他们可能是幸运的,在完成输液后便可离开急诊室。 11点 临近中午,几位工人在急诊室就诊,他们在工地作业时手臂受伤。在外科急诊科室接诊的病患中,从事高危体力劳动的人群占比较高。 12点 病患家属为行动不便的病患带来从家里熬好的热粥。家人的照顾和关爱是急诊室内最朴实而温暖的场景。 13点 下午1点,在急诊门外,病人家属慌忙地推来一位病患,患者神志不清,失去意识,护士急忙将病患推进急诊处置室并迅速通知急诊医生。 14点 120急救中心人员完成病患的运送后,前往分诊台与护士对接病患信息与情况。与时间和生命赛跑,120救护人员的上衣已被汗水浸湿。 15点 下午是急诊相对于轻松的时段,急诊里难得一片静谧,三三两两的家属在空荡的走廊里休息。 16点 急诊抢救室倘若没有新进的病患,护士们会利用空余时间练习抢救实践技能——“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该操作可以辅助通气障碍的病人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 通过镜头记录的瞬间,我们看到,无论是清晨待命,还是傍晚的争分夺秒,急诊科的医护始终在第一线,用无私的奉献和专业的技能,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中国医师节之际,向这些守护在生命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